完美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溶血性贫血有遗传吗

发布时间:2020-02-0357686次浏览

溶血性贫血有可能会遗传。溶血性贫血的类型多种多样,主要是根据红细胞破坏增加的因素来区分的,并不是所有的都会遗传。想要知道自己所患的溶血性贫血是否遗传,必须得先看看是什么类型,有些溶血性贫血确实有遗传的可能性,但有些没有。

众多的血液疾病当中,溶血性贫血是很常见的一种,其所产生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往往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一旦患上溶血性贫血,除了担心自己的健康之外,也害怕会遗传给下一代。那么溶血性贫血有遗传吗?
  一、溶血性贫血有遗传吗
  溶血性贫血并不是只有一种,根据红细胞破坏增加的因素不同,它分为了多种不同的类型,是否有遗传还得看具体的类型,有些确实是存在着遗传的可能性,但也有一部分并不会遗传,即便是父母患病,子女也没什么问题。如果说想要知道自己所患的溶血性贫血是否遗传,必须要尽早的到医院去做相应的检查。
  二、有遗传的溶血性贫血有哪些
  1.红细胞膜缺陷导致的溶血性贫血
  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容易导致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正常的红细胞应该是凹碟形,如果说出现了缺陷,那么红细胞就会变成椭圆形或者球形,但发生了这种改变,在通过毛细血管的时候就容易被挤破,由于被破坏的红细胞增多,所以才会出现贫血现象,比较常见的就是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以及遗传性口形细胞增多症等。
  2.红细胞酶缺乏导致的溶血性贫血
  如果说出现了红细胞酶缺乏的情况,也容易引发遗传性溶血性贫血。人体的红细胞当中含有多种酶,这些酶可以有效的维持红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一旦缺乏了正常量的酶,那么红细胞的代谢就会出现障碍,从而遭到严重的破坏,以至于出现贫血现象,最常见的就是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3.珠蛋白生成障碍导致的溶血性贫血
  若有遗传性珠蛋白生成障碍的情况,那么也容易引发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地中海贫血。这种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轻症患者临床症状表现比较轻微,也可能没有症状,对健康的影响较小。但如果是严重的地中海贫血,有可能是死胎或者是出生后就死亡。

相关推荐

01:32
溶血性贫血禁吃什么
溶血性贫血多数和免疫相关,某些食物与药物会激发免疫导致溶血加重。一、忌食海鲜如虾、蟹等,这类食物会导致发生过敏反应。特别对于发作期的溶血性贫血病人,这些海鲜类的食物,一般要尽量少吃或者不吃。二、一些药物中的成分可作为半抗原和红细胞膜结合,介导免疫机制破坏红细胞造成溶血性贫血。在溶血发作期,禁忌应用一些既往过敏的药物;一些青霉素类的药物是引起过敏反应的常见药物,使用也要慎重。
01:31
溶血病能治好吗
多数的溶血只能通过有效的治疗控制溶血的发生,彻底根治比较困难。临床上多见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膜表面覆盖有一些自身的抗体,导致红细胞受到攻击、破坏增加引起,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或者脾切除,可以有效改善溶血症状,但根治较难。血型错配输血引起的溶血性贫血,避免发生血型错配,就不会再发生溶血性贫血;一部分先天性的溶血性贫血,如地中海贫血,通过脾切除可以有效控制症状;一些特殊的病例、婴幼儿,通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以治愈。
01:43
溶血怎么治疗
溶血的治疗要根据病因、病人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首选的治疗措施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部分病人也可以采取血浆置换或者脾切除的方式;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如地中海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可以通过脾切除治疗;重症的地中海贫血病人,特别是新生儿或幼儿,通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法治疗;血型错配引起的输血后溶血性贫血,只能通过严格的血型筛查和严格的医疗制度杜绝。对于一些危急重症病人,可以通过输血治疗纠正贫血。
溶血的概率
一般发生溶血的概率非常小,发生溶血反应的新生儿,90%以上是因为母亲是O型血或者RH阴性血的情况。其次,如果新生儿体内缺乏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长大后如果吃蚕豆,也会引起溶血反应。还有就是输血的时候,如果输入血型不合的血液,就很容易发生溶血反应。但是,这种概率非常的小。因为输血的时候,首先献血者的血液都是会做血型检查。受血者在输血之前,也会做血型检查,而且还会做血型交叉配型检查,用错的概率非常小,所以输血发生溶血的概率也非常小。新生儿如果发生溶血反应,只要能够及时救治,基本都可以治愈。
语音时长 01:13

2021-05-20

77231次收听

溶血正常参考值
溶血正常参考值是1:64,也被称为溶血指数正常值。如果溶血指数值偏高,超过正常值范围,就可能存在溶血的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对症处理。引起溶血的因素,主要是在输血的过程中,因为输入异型血,就容易发生溶血现象。所以,患者在输血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检查外周血溶血指数超过1:64,就可能发生了溶血,需要及时停止输血,同时配合医生对症处理。其次,新生儿因为患有某些溶血性疾病后,也会出现溶血指数升高,患儿还会表现出溶血性黄疸等,需要做溶血指数检查和黄疸指数检查,综合分析诊断。
语音时长 01:14

2021-05-20

76628次收听

溶血性贫血是血癌吗
溶血性贫血不是血癌。溶血性贫血是因为遗传因素,或者外在的某些因素,引起人体外周血液中的红细胞被大量破坏,超过了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引起身体出现贫血。溶血性贫血,根据治病因素,只要能够及时对症治疗,大多数可以治愈或者很快缓解病情,是一种良性疾病。血癌是指白血病,白血病是由于骨髓中的恶性细胞大量增加,抑制了骨髓的造血功能,导致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一方面容易引起身体出现出血症状,另一方面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就很容易导致身体出现贫血,这种贫血不容易治愈。
语音时长 01:05

2021-05-20

88441次收听

什么是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因为先天遗传因素,引起新生儿先天性缺少红细胞膜,导致红细胞变成球形,比较脆弱,容易发生破裂出血,发生溶血反应,引起溶血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是引起新生儿出现病理性黄疸和先天遗传性溶血症的主要病因。患儿会出现皮肤和巩膜黄染、贫血以及脾肿大等症状。该疾病有75%都是显性遗传,只有很少数,大概15%左右,是阴性遗传。如果不及时对症治疗,很容易并发严重贫血和肝脾肿大,以及胆石症等疾病,严重影响婴儿身体健康。
语音时长 01:05

2021-05-20

88339次收听

宝宝红细胞压积偏低的原因
宝宝红细胞压积偏低可能是因为喝水太多,血液稀释所致。患有溶血性贫血,也容易出现红细胞压积偏低的问题。除此以外,这种情况的发生和炎症感染或者是手术失血过多也有关系。
溶血性贫血有哪些后遗症
溶血性贫血可引起高胆红素血症,造成肝功能损伤和心力衰竭,可引起女性月经失调、闭经等。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可引起智力下降、癫痫等后遗症。
溶血性贫血能活多久
溶血性贫血生存时间因人而异。感染、蚕豆病等原因引起溶血性贫血经治疗可治愈,可长期存活,因重症地中海贫血等引起预后较差。
溶血性贫血有哪些病因
溶血性贫血的根本原因是红细胞破坏率增加,主要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如红细胞结构异常,外部因素与化学,物理因素等有关。
溶血性贫血的治疗方法
溶血性贫血也叫溶血病。当患上溶血性贫血的时候,不要太着急。首先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果贫血比较明显,还可以进行输血治疗。另外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药物治疗或者进行脾切除。
04:16
溶血性贫血怎么治
溶血性贫血要针对病因来进行治疗,正确的病因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前提,首先要去除病因。获得性的溶血性贫血患者,查到病因并去除就可以治愈。比如,药物诱发的溶血性贫血,在停止药物以后,病情就能很快恢复。某些免疫性的溶血性贫血可以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其他的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糖皮质激素反应不良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需要较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如果贫血较为严重也要进行输血治疗,这可以迅速地改善贫血的症状,但长期依赖输血有可能会导致血色病,要进行去铁治疗。脾切除也可以应用于红细胞破坏主要发生在脾脏的溶血性贫血。某些叶酸消耗比较多的慢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要注意适当补充叶酸。
溶血性贫血是怎么回事
溶血性贫血是指在人体的各种情况中出现了红细胞的破坏。红细胞破坏的原因非常多,溶血性贫血最常见,比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冷凝集综合征。溶血性贫血很难在特别早期发现,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是伴发黄疸。
语音时长 01:26

2018-09-30

52928次收听

01:45
溶血性贫血症状表现是什么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溶血性贫血是一大类疾病,导致的原因很多,它的临床表现就是贫血表现,头晕乏力、没劲、耳鸣或是脏器缺氧的一些表现。如果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以合并一些自身免疫病的症状。